湖北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應當留意的幾個問題
摘要:企業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只是國家對企業科技實力的一種肯定與鼓舞,同時也能夠為企業的開展營造更好的環境,獲得國家稅收等方面的優惠與支持。企業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同時,要認真把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關鍵環節,加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為企業可持續開展發明良好條件。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扶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取得稅收、財政等政策支持力度也更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競爭力也比擬大。認定企業要想突出重圍,必需要認清形勢,抓住關鍵,強化措施,確保順利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歷。
一、正確了解高新技術企業的內涵及認定條件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范疇》內,持續研討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構成企業中心自主學問產權,并以此為根底展開運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域)注冊一年以上的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方法》規則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必需滿足以下六個條件:
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域)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經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經過五年以上的獨占答應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效勞)的中心技術具有自主學問產權。
2.產品(效勞)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范疇》規則的范圍。
3.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4.企業為取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學問,發明性運用科學技術新學問,或本質性改良技術、產品(效勞)而持續了研討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討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契合如下請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作的研討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討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缺乏三年的,按實踐運營年限計算。
5.高新技術產品(效勞)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6.企業研討開發組織管理程度、科技成果轉化才能、自主學問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生長性等指標契合《工作指引》的請求。
二、精確把握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
認定申請工作概括起來大致四局部:明晰規則、熟習程序、完善資料、資料上報。
(一)明晰規則
申請企業應當認真研讀《認定方法》、《工作指引》,分離本身狀況認真加以對照,做出能否契合請求或努力方向的精確判別。比方《認定方法》中規則,申請企業首先要自我評價。企業應對照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自我評價。以為契合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注銷。同時企業注冊注銷前,要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按請求填寫《企業注冊注銷表》,并經過網絡系統上傳至認定機構。認定機構應及時完成企業身份確認并將用戶名和密碼告知企業。
(二)熟習程序
申請企業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與享用稅收優惠的程序要分明明了,少走彎路。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程序包括:自我評價、注冊注銷、準備并提交資料、組織檢查與認定上述工作、公示及頒發證書等。作為申請企業要熟知辦理程序,控制辦理的各個環節。
(三)完善資料
申請企業在以為本人契合認定請求后,要對申請資料認真準備,力圖圓滿。需求完善提交的資料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企業停業執照副本、稅務注銷證書(復印件);經具有資質并契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討開發費用(實踐年限缺乏三年的按實踐運營年限)、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效勞)收入專項審計報告;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實踐年限缺乏三年的按實踐運營年限);技術創新活動證明資料,包括學問產權證書、獨占答應協議、消費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資料、產質量量檢驗報告,省級(含方案單列市)以上科技方案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資料。
(四)資料上報
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工作有的中央曾經有所變化,采取網上申報和書面申報相分離的方式,不再是層級上報資料。申報資料首先需求各區縣科委和園區管委會檢查無誤后再上報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公室。同時各申報企業在網上注冊,依據取得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網上認定管理系統,在網上提交申請資料,資料提交后由專家組審核認定,申請人和認定人自始至終都可不見面,這是認定方式的變革,增加了透明度,進步了工作效率。經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由認定部門網在上公示15個工作日無異議的,由認定機構頒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三、高度注重企業認定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企業在高新技術認定過程中經常呈現諸多問題,必需要惹起申請認定企業的高度關注,力圖防止前車之鑒。
(一)認定工作中的問題
主要表現為:一是對新政策了解不透徹不分明。不少企業沒有關注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規范,關于新的規范不太理解,或知之甚少,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依然依照以往的思緒,結果材料不完備,從而招致無法經過認定。二是不注重本次認定。局部企業在承受了一些培訓機構的解說后,以為材料準備相對簡單,沒有系統的布置重新認定的準備工作,人力投入缺乏,結果認定準備紊亂,材料無法表現企業的具備高新企業條件,最終也無法經過認定。三是企業內部工作諧和不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業務面廣,觸及財務、技術、人力等諸多部門,由于事前未能統一了解高新技術認定的新規范,或注重水平不夠,招致各部門配合不夠默契,材料準備不分歧,拖延了申報的過程,以至會呈現無法完成年度的申報的現象。
(二)企業本身存在的問題
在詳細高新認定條件準備中,我們發現企業本身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高新技術范疇無法界定。由于此次高新范疇的調整,原有的局部范疇被刪除或簡化,同時新的范疇在某些局部表述又比擬模糊,因而不少企業無法找到完整切合企業產品或技術的范疇,從而招致企業在申報時呈現范疇選擇不精確而無法經過評審的狀況呈現。二是中心自主學問產權缺乏。當企業具有了行業搶先的技術后,普通不太愿意公開專利申請。這就招致很多企業固然具有契合高新范疇的技術或產品,其相應的技術也的確早已到達國內以至國際搶先程度,但囿于未專利申請的限制,依然無法到達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規范。三是研發費用缺乏。由于工作指引設定的研發費用核算范圍與會計原則并不分歧,企業在費用歸集的時分存在極大的障礙,以至不少專項審計的中介機構在前期也無法明白研發費用的歸集,這在很大水平上拖延了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進程。四是組織管理程度欠缺。比擬突出的就是許多本來就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歷的企業并沒有相對完善的研發組織和管理制度,較多的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在準備相關材料的時分未能較好的提煉整合,招致企業在高新技術認定過程中呈現失誤。
四、抓住關鍵,進步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資歷認定的經過率
(一)要對中心技術具有學問產權
《認定方法》所指高新技術企業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范疇》內,持續研討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構成企業中心自主學問產權,并以此為根底展開運營活動,《認定方法》第十條給出了六項必需同時滿足的條件,具有中心自主學問產權是最重要的條件。申請企業應當是在近三年內經過一定方式獲得了直接作用于其主要產品(效勞)的中心自主學問產權。在其它條件中,還有一些比例請求,也應當惹起高度注重。
(二)明晰核算企業研發投入
要認真搞好研討開發費用的歸集與核算工作,這是一項根底性工作,它不只關系到申請認定能否經過,還觸及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技術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問題,對企業的利益有很大的影響。在日常核算中,企業可思索在“管理費用”明細賬下設“研發費用”明細賬,按各“研發項目”歸集核算“內部研討開發投入”和“拜托外部研討開發投入”。把在準備申請認定資料時要做的工作,當成日常事務提早準備到位,既能夠便于申請認定時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核對,也便于主管稅務機關審核。
(三)申報資料中充沛反映技術及產品的中心技術、創新點及階段性成果
企業在做好申報準備的過程中,要認真總結、規劃,力爭在申報資料中充沛反映企業的中心技術及產品的中心競爭力、創新點及現階段的階段性成果,使認定機構可以全面理解企業的中心競爭力所在,企業高科技含量所在。認真填寫認定申請書中的各類表格,《企業根本信息表》中“近3年內取得的自主學問產權數”一欄所填內容,應與技術創新活動證明資料逐個對應并完整吻合:其他一些文字描繪要留意言簡意賅,精確詳實,以進步企業一次性經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概率。
(四)高度注重成果轉化并完備相關資料
現代企業的競爭至為重要的是依托科學技術,以創新謀開展是當今企業開展的殊途同歸。高新技術資歷申請企業要高度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應當有利于進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利于維護生態環境。企業要積極樹立或者設立高新技術研討開發中心、工程研討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或者碩士實驗基地等各類研討開發機構,鼓舞、支持企業研發人員積極申報國家和省各類科技研討開發、技術創新、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同時,要及時完善各類相關參審資料。做好資料準備是認定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依照《工作指引》要求,完善并提交相關報告以及技術創新活動等相關證明資料。